朱元璋画像
《菽园杂记》〔明代〕
明太祖朱元璋尝集画工写御容,多不称旨。有笔意逼真者,自以为必见赏,及进览,亦然。一工探知上意,稍于形似之外,加穆穆之容以进。上览之,甚喜,乃命写数本以赐诸王。盖上之意早有,而它工不能知也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召集画工为自己画像,大多(画工)画出来的都不合圣旨。有画得很像的画工,自认为(皇帝)见了一定会奖赏。等到进宫给皇帝看,也不合适。一位画工打听了解到皇上的心意,形像有一点相似,再把容貌画得雍容端庄敬献给皇帝。皇帝看过后,非常喜欢,诏令照这幅画画若干幅赐给各诸侯王。原来皇上的心思早已存在,只是其他的画工无法了解。
注释
御容:皇帝的容貌。
穆穆:雍容端庄的样子。
诸王:各诸侯王。
传习录·门人薛侃录(节选)
王守仁〔明代〕
先生曰:“为学大病在好名。”侃曰:“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,此来精察,乃知全未。岂必务外为人?只闻誉而喜,闻毁而闷,即是此病发来。”曰:“最是。名与实对。务实之心重一分,则务名之心轻一分。全是务实之心,即全无务名之心。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,渴之求饮,安得更有工夫好名?”又曰:“‘疾没世而名不称’,‘称’字去声读。亦‘声闻过情,君子耻之’之意。实不称名,生犹可补,没则无及矣。‘四十五十而无闻’,是不闻道,非无声闻也。孔子云,‘是闻也,非达也’。安肯以此忘人?”
越裳操
周瑛〔明代〕
海不扬波,越裳来格。
匪辅导之力,惟我祖文武之德。
月盈则亏,日中则昃。
勖哉孺子,朝夕兢惕。